1、產權歸屬不同:廉租房通常由政府以低價或優(yōu)惠條件出售給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或特定人群,并歸購房人所有。公租房則是由政府建設和管理,以公租房租賃形式提供給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和困難群體,租賃期限通常較長,并不歸承租人所有。
2、居住方式不同:在廉租房中,住戶購買了住房產權后,可以長期居住并享受房屋的所有權益,包括改善、出租或轉讓等。而公租房是以租賃形式提供,承租人租賃房屋一段時間并支付相應的租金,但沒有房屋的產權。
3、定價方式不同:廉租房的價格往往是由政府根據市場情況和政策要求,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和優(yōu)惠后確定的。公租房的租金通常是根據租賃政策和住房補貼標準,由政府或相關管理單位進行統(tǒng)一定價,并根據家庭收入和戶籍等條件制定不同的租金標準。
4、申請條件不同:購買廉租房通常需要符合一定的家庭收入限制和其他相關條件,如在限購政策下只允許本地購房,要求擁有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等。而公租房的申請條件更加細化,通常包括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群體和緊缺專業(yè)人才等。
公租房和廉租房主要有以下幾個區(qū)別:
1、概念不同
廉租房是指指政府以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鎮(zhèn)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和租金減免為輔。
公租房的全稱是公共租賃住房。首先,要明確的是,這個房屋的所有權,它肯定不是個人的,而是屬于政府或機構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公家的。
2、收入標準的限定不同
廉租房: 1人戶申請廉租住房的準入標準主要是看收入低于既定標準,人均住房使用面積7.5平方米以下。
公租房: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在既定標準以下,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5平方米以下。
3、申請對象不同
廉租房的分配對象主要是低保戶和一些特定保障對象。
公租房的申請對象不受區(qū)域和戶籍限制。公租房的租賃對象是中低收入階層,也就是所謂“夾心階層”,大都是是不受區(qū)域限制的
4、申請條件不同
公租房的申請條件:申請人在本地無住房或者住房面積低于規(guī)定標準;申請人的收入、財產低于規(guī)定標準;申請人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在本地穩(wěn)定就業(yè)達到規(guī)定年限。
廉租房的申請條件:具有本區(qū)常住戶口,且家庭成員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戶口3年以上;申請實物配租的家庭,其家庭成員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戶口6年以上。如果有戶口遷入的,必須居住2年以上。
其次持有民政部門發(fā)放的《城鎮(zhèn)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可達到廉租房申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