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買,但不建議買,因為這類房子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據有關規定,這種房屋產權不屬于個人,不受法律保護,無法進行產權辦理,所以沒有房屋所有權,不能上市交易。另外,如果一旦出現問題,購房者容易吃虧,造成自身利益受損。如若購買此類房產需要協議清楚,同時也要保證擁有集體房產證的那個集體也同意,那就可以改名(只是內部改名),需要留下手續和證據,以防以后拆遷補償時用得著。
如何放心買集體產權房?
1、集體產權房就是農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不用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產權不是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對于這種房屋我們稱之為小產權房”。對于這類房屋沒有真正的產權,沒土地使用權和預售許可證。可以進行交易,但具有較大的法律風險。
2、看集體產權房有沒有抵押、有沒有產權糾紛,能不能把集體產權分割,分割情況是否能夠達到你的要求,要求房東寫書面材料。
3、產權登記是買賣雙發售房過程中的過渡橋梁,如果不辦理產權登記,那房產轉移在法律上就沒有效力,以后發生產權糾紛,將對買受人產生不利,帶來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
購買集體產權房子風險有哪些?
1、行為違法,不受法律保護
集體產權房對外出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如果產生糾紛,不受法律保護。
2、出現糾紛購房者境地尷尬
如果因房屋拆遷、繼承等各種因素,村民開始將自己的出售行為感到后悔,鑒于集體產權對外銷售是一種違法行為,那出賣人完全有權利也有可能重新要回自己的房子。
3、不能享有房屋的產權
購買集體產權房不能享有房屋所有權,只有居住使用權。
4、不能用于抵押和貸款
貸款和抵押的是要登記的,而登記唯一憑證就是房產證,目前集體產權房無房產證也不進行登記。
5、房屋質量存在安全隱患
集體產權房是由土地所在村自行開發,在質量、信譽方面都沒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