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三棵樹公告稱,其于近日已經針對恒大體系內四家公司提交了訴訟申請,訴訟請求涉及金額約1.9億元。
近日,房地產巨頭恒大集團的財務問題再次引發市場關注。這一次,涉及的是與中國領先的涂料品牌——三棵樹之間的一宗商業交易糾紛。三棵樹是一家市值達200億元的涂料巨頭,長期以來與恒大有著穩定的商業合作關系。然而,隨著恒大財務困境的加劇,這段合作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三棵樹與恒大之間的糾紛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6月。事件起源于恒大體系內四家公司出具的商業承兌匯票被拒付,涉及金額達1.9億元。在初步協商之后,恒大提出以49套商品房作為抵償方案,試圖以此解決債務問題。三棵樹在繳納了購房定金和差價之后,等待著與恒大方面簽訂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完成房產網簽備案手續。
然而,事情并未按照三棵樹的預期發展。2022年6月起,三棵樹發現這些承諾作為抵償的房產被陸續轉賣給了其他購房者,而三棵樹卻遲遲無法獲得這些房產的所有權。這意味著,三棵樹不僅未能收回原本應得的貨款,還因為這次抵債行動損失了購房定金及差價,最終錢財、房產兩空。
此事件背后,恒大的財務問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而對于三棵樹而言,此次事件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三棵樹在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市場的壓力和質疑。事件發生后,三棵樹積極采取法律手段,試圖通過訴訟的方式追回損失。不過,鑒于恒大集團目前的財務狀況,這一過程可能充滿挑戰。
此事件也引發了業界對于房地產市場以及建材供應鏈中風險管理的深思。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之間的合作愈加需要建立在透明和可靠的基礎之上。對于供應商而言,如何在維持業務增長的同時,有效地識別和管理與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合作的風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恒大與三棵樹之間的房產抵債事件,不僅凸顯了恒大財務危機的深度和廣度,也暴露出房地產市場與相關產業鏈中存在的風險管理缺陷。在這個案例中,三棵樹的經歷提醒著所有市場參與者,尤其是與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有業務往來的供應商,必須加強對合作伙伴財務狀況的審慎評估,以及對合作協議的風險控制,從而保護自身權益,避免陷入類似的財務泥潭。同時,此事件也促使監管機構、企業以及消費者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