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建筑等級制度是按照人的社會地位來規定,建筑物的式樣和規模,皇帝、皇親國威和貴族階層的建筑、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的建筑、平民百姓的建筑等等,都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分。
建筑等級制的主要表現在下面這幾個方面:
一. 屋頂式樣
最高等級是:廡殿,只有皇謂的建筑才能用,其次是歇山,再次是懸山,再次是硬山,其他式樣就不按等級劃分了。廡殿頂和歇山頂又有重檐(兩層屋檐)和單檐二層屋檐)之分,重檐等級高于單檐,所以最高等級就是重檐廡殿頂。
二 .開間數
兩根柱子之間叫一個開間。最高等級是九間,后來發展到十一間,例如北京故宮太和殿,乾清宮,但是理論上仍然是九開間為最高,只有皇帝的建筑才能用九開間。其次是七間,皇親貴戚和封了爵位的朝廷命官可以用七開間。再次是五間,朝廷一般官員和地方政府官員可以用。平民百姓就只能用最小的三間了。
三.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最高等級是黃色,其次是紅色,再次是綠色,再次是藍色。黃色是皇帝的專用色,不僅是建筑,在服裝和其他方面也都是...黃袍加身。就是做了皇帝;朝廷大臣立了功,得到的最高獎賞是賞穿黃馬褂。屋頂上用黃色琉璃瓦是皇家建筑才能用的,
四.彩畫式樣
彩畫是中國古建筑的梁枋斗拱等木構件上的彩色圖案,既起到裝飾作用,又可以保護木構件。按照等級看,彩畫分為三種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五.其他
建筑的等級制度還在其他一些方面表現出來,如建筑的位置關系,斗拱的層數,臺基的層數和式樣,屋脊上仙人走獸的數量等,都代表建筑的等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