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屬于商品房的一種,商品房是包含商鋪、商品住宅、寫字樓、公寓等幾種形態的。商品房是指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由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開發的,建成后用于市場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不過,狹義的商品房單指住宅,與商鋪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從使用年限來看,商鋪的使用年限是四十年,而商品房是七十年;從限購政策來看,商鋪是不限購的,而商品房限購。
買商鋪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公用分攤面積:一般情況下,商鋪的公攤面積占建筑面積的30—40%,有的甚至超過50%。對購買者來說,商鋪的單價高于住宅物業,即使允許范圍內的誤差,也可能會帶來幾萬元的價格變動,打亂購房者的預算。要避免此情況的出現,建議購房者選擇按使用面積計價的方式購買,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公攤面積的大小與產權歸屬,確定公用部位的規劃設計。只有事先約定嚴密詳盡,才能在前述情況出現時順利維權。
2、注意返租承諾:返租是商鋪發展商采用較多的促銷手段,是指購房者支付房款后,若干年之內將物業交給發展商經營出租,業主即可獲得固定的返租回報。從表面上看,返租帶給購房者的是穩賺不賠的收益,但事實并非如此:
3、注意貸款風險:個人商鋪貸款具有比例低、年限短的特點。而商鋪貸款額也不會超過合同價款的60%,貸款期限也只有10年。另外,銀行對商鋪貸款者資質的審核也比住宅貸款更嚴。當者考慮貸款買鋪位時,必須意識到貸款申請不能通過時,自己將面臨的付款壓力。
4、注意內、外銷商鋪未并軌:商鋪銷售內、外有別,市民在購買商鋪前應先問清物業的性質,否則你就不能辦不出產證。
如何簽訂商鋪買賣合同?
1、合同中明確約定公攤的面積。購房者在購買商鋪的同時,有必要讓開發商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好當商鋪公攤面積過大或過小時的解決之道,這樣購房者在購買商業物業中,遇到諸如商鋪公攤問題時,不至于陷入被動。只有事先約定嚴密詳盡,才能在前述情況出現時順利維權。
2、明確約定交房的期限。在簽訂商鋪買賣合同時應就交房期限做嚴格的規定,并約定一旦逾期交房時,開發商除了承擔延期交房的違約金外還應當承擔購房者的租金損失。
3、明確注意物業管理問題。相對于住宅而言,商用物業(尤其是商鋪)因經營業態各異,物業的屬性呈現多樣性,因此商用物業(尤其是商鋪)單獨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可能性很少、難度較大。購房者在購買商鋪時極易忽略的環節。因此購房者在購置商鋪時,不要輕易和開發商簽定物業管理合同。
4、注意相鄰權的問題。在物業日常的經營活動中,有關商鋪相鄰權的紛爭也時有發生。購房者在購置商鋪之前,應了解整個物業的整體規劃,做到宜細不宜粗,明確好物業的通風、采光、通行以及物業的建筑布局走向等,以避免日后商鋪在經營上帶來的不必要的紛爭。
5、明確約定商鋪的交房條件。商業物業的房產條件對投資商的招商以及經營者日后的經營都相當重要。在簽訂商鋪時應特別約定物業的平面格局、樓板承重、停車位、消防、廣告位、客貨梯、出入口、通透性、展示面、柱距、層高以及配套設施等條件,并在交房時特別予以注意驗收。
商鋪產權是多少年?
商鋪產權年限為40年,也有部分綜合用地上修建的商鋪,產權年限為50年。商鋪到底為多少產權還和所在城市的規定有關,以前有部分商鋪產權年限只有20年。這里的產權具體指的是土地使用權年限,其實土地到期后國家將收回土地,產權人則可以重新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向國家交納土地出讓金。若40年后因城市建設或其他的政府行為需要拆遷房屋,收回土地,那么同樣的會根據相關拆遷管理辦法給予業主相應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