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房子類型判定。如果是高層的房子,那得房率75%還是比較正常的,一般來說75%的高層房子得房率還是挺不錯的像高層房子的得房率正都是在75%~80%之間,居住的舒適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如果購買的是洋房,那得房率75%那就比較低了,正常來說洋房的得房率都是要達(dá)到80%~85%左右的,如果得房率比較低,那整體的居住面積就會比較小。
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供可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nèi)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其中,套內(nèi)建筑面積包括套內(nèi)使用面積、套內(nèi)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銷售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分?jǐn)偟墓媒ㄖ犆娣e。
住房得房率怎么計算公式
住房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nèi)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計算公式為:得房率=(房屋的建筑面積-公攤面積)/房屋建筑面積。如果一套房屋的建筑面積為100平方米,公攤面積為30平方米,那么得房率就是:(100-30)/100=70%。得房率越高,則表示房子的實際利用率越高。
住房得房率什么范圍最合適?
得房率的高低是購房者在買房子時所應(yīng)參考的一項重要指標(biāo),它和購房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guān)。得房率太低的話,住戶可以實際使用的面積就少了,對用戶來說就不實惠了。
可是得房率太高也不合適,因為得房率太高的話,公共部分的面積就會很少。這就會影響樓梯的寬度、大堂的舒適度、電梯的數(shù)量等,住戶的實際生活舒適度也會下降。所以,得房率不能一味追求越高越好,而是要選擇合適的范圍。
業(yè)內(nèi)人士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高層得房率一般都得在75%以上,最適宜的區(qū)間是在75%-80%之間,這樣的居住舒適度比較高。公共部分即寬敞氣派,分?jǐn)偟拿娣e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