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長沙調整二套房限購政策,已婚家庭首套房網簽滿四年即可購買二套房。目前內五區已執行。此前,長沙二套房限購政策為已婚家庭首套房網簽滿6年或不動產證滿4年方可購房。本次調整后,已婚家庭可提前2年左右擁有二套房資格。據統計,2016-2018年長沙內五區商品住宅成交27萬套,按照剛需購房占比7成推算,預計提前釋放房票約18-20萬張。
5月11日,長沙市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關于推進長沙市租賃住房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盤活存量房的試點實施方案》, 業主可以通過與試點企業簽訂協議的方式,將存量房盤活供作租賃住房,運營年限時間不低于10年;盤活供作租賃住房后,不納入家庭住房套數計算,政策適用范圍涵蓋六區一縣,并且實際已執行。
5月12日,將強化房價地價聯動,嚴控房地價差,剛需房房地價差不超過7000元/㎡,改需房房地價差不超過10000元/㎡。
一時間,限購、限價政策齊齊調整,中介齊呼:長沙房價要起飛了!改善產品馬上供不應求了!有錢人可以任性無限次買買買了,大平層成交量馬上就要翻翻了!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連著三次出臺政策,能把籠罩在經濟下行霧霾下的樓市帶火嗎?
首先我們看第一條,個人認為這條政策對市場的刺激作用更直接一些。讓兩年后才擁有購房資格的人,提前到現在獲取房票,一些本來就有首次改善需求和購買能力,但苦于沒有房票的人提前入市,這必將帶動短期內改善型項目來訪量提升。這個來訪增量,能不能抵消對未來收入預期下滑帶來的延遲購房計劃,還有待市場檢驗。
第二條政策,是網紅長沙的網紅調控政策。當天出來之后立刻在全國掀起軒然大波,幾乎各個城市的房地產自媒體,都在稱贊該調控政策的妙處,可謂“一石六鳥”。但是再仔細想想,這看似深水炸彈的政策,其實對于樓市的促進作用,仿佛天上的煙花,又美又花哨,但是產生不了太大的實際作用。
為什么呢?
首先,如果家庭名下已有2套房,拿出一套供作租賃住房,只要名下貸款沒還清,再買一套是不能貸款的。那么問題來了,普通的改善老百姓,有多少人,可以 不賣掉手上已有的一套住宅、同時全款再買一套呢?
其次,目前市場住宅租金水平,普遍與月供基本持平了。而,跟試點企業簽訂協議,根據今天網傳的參考租金,估計不及月供的三分之一,而且,還得租10年。那么,問題又來了,有多少人愿意,10年之內虧損租金幾十萬,房子買賣不全由自己控制,去換取一個購房資格呢?相比起來,現階段將手上房子折價賣掉,豈不是更香?
第三條政策,看起來是有限價了,其實說了等于沒說,就像長沙土拍的限價,周邊新房精裝賣1.5萬,新掛牌的地塊毛坯限價1.5萬。這叫“限”價嗎?
最后,長沙一直都是房地產調控的模范生,若政策真的是個深水炸彈,大概率也不會再長沙出現吧。(文/房地產資深客研 鄧香玲)
注:本文首發于家核優居,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網站。